• English
  • 师生来信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电子信息材料

日期:2025-07-04 来源: 作者: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的材料与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造、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基本技能,能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半导体与光电、信息存储与转换、电子封装等领域从事材料研发、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具体:

EO1人文素质: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EO2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的材料与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专业知识。

EO3工程能力:具备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EO4个人发展:具备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EO5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开拓国际视野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基于所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经过毕业后5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实践,事业发展预期如下:

1)具有独立或协作分析电子信息材料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作为技术骨干从事材料研发、工艺设计、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承担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研发或改造工作。

3)具有良好的生产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作为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从事生产、营销、行政等管理工作。

毕业要求

GA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1-1 能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并用于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观测点1-2 具有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所需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针对具体对象建立数学模型。

观测点1-3 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推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观测点1-4 能够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专业工程问题的解决与综合分析,实现方案的优化。

GA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观测点2-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观测点2-2 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2-3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影响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因素,以获得有效结论。

GA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子信息材料及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观测点3-1 掌握电子信息材料成分、加工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方案的各种因素;

观测点3-2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具体工程问题,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并优选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加工工艺选用,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GA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观测点4-1 能够对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工艺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组织、结构、特性进行识别、测试和实验验证;

观测点4-2 能够基于专业理论,根据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及其所在系统的特征,制定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验,并正确采集信息和实验数据。

观测点4-3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GA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了解其局限性。

观测点5-1 了解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常用的现代分析检测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观测点5-2 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GA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材料的生产实践和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观测点6-1 了解与电子信息材料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观测点6-2 能够分析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GA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观测点7-1 知晓和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7”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观测点7-2 能够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电子信息材料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包含设计、生产和使用)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GA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观测点8-1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责任,了解中国国情,维护国家安全;

观测点8-2 恪守工程伦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

观测点8-3 在电子信息材料实践中,能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的社会责任,理解包容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GA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观测点9-1 能够在多学科、多元化、多形式的团队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包容性的沟通与合作;

观测点9-2 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电子信息材料实践任务;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GA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观测点10-1 能够就电子信息材料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并回应公众意见,理解并包容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观测点10-2 了解电子信息材料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

观测点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GA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观测点11-1 掌握电子信息材料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观测点11-2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GA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观测点12-1 理解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技术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技术发展对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要求,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观测点12-2 具备对技术问题的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自主学习,以接受和应对新技术发展的挑战。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班)专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