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校80周年来临之际,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八秩薪火凝光影,一镜校史映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专访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刘志峰老师,深入探讨工大精神传承与机械学科创新发展。
刘志峰老师说,合肥工业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重视本科生培养,教师倾注心血、要求严格,工大学子践行“崇实、尚新、厚德、笃学”的校训,铸就了学子“踏实、上进、肯吃苦”的品质,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谈及机械学科的发展演变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源于国家社会需求的变化。上世纪80至90年代,为响应国家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合工大成为国内最早创办机械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并于同期率先设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时还是全国仅有的两所开设真空技术装备专业的高校之一。在机械学科演进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机械型、材料型及精密仪器等方向;在内涵层面,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已大规模替代了约80%的传统内容。如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应时而生,机械类专业的每一次调整,都深刻展现着着其与国家社会发展脉搏的同频共振和紧密相连。
面对学生学业与就业困惑,刘老师给出明确指引:“扎实掌握基础学科知识,构建深厚积累。”他以校友经历为例,强调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关键作用,鼓励同学们以扎实功底应对当前就业环境。
本次专访清晰呈现了合工大机械类学科的传承脉络与发展逻辑。实践团队将持续挖掘校史育人价值,推动工大精神在青年中弘扬,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工业报国新征程。


文/胡晶晶、龙瑞雪 图/何俊峰、弓宇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