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7月7日至16日,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青春澎湃,寻梦远航”实践团队走进三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团队围绕素质教育与红色传承,开设多门特色课程,举办了丰富的文体素质活动,并深入调研校园社团建设,为乡村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欢乐。
多彩课堂播撒希望
党史课堂上,队员们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播放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讲述红军长征、抗美援朝等红色故事,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

科学与手工课成为“动手乐园”,队员们带领学生探索土豆爬杆、魔法水桥等趣味小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手把手教折五角星、纸飞机,在趣味操作中培养观察力与创造力。

艺体课程同样精彩纷呈:舞蹈课上,孩子们跟着节奏舞动身姿;音乐课上,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回荡校园;体育课上,篮球运球、足球带球等基础训练让操场充满活力。

趣味活动绽放活力
课程之余,团队精心策划的“趣味运动会”点燃了校园热情。两人三足、丢手绢、你画我猜等项目中,孩子们奋勇争先,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活动尾声的“童心向党”绘画展示环节,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天安门、国旗,稚嫩笔触间满是对祖国的热爱。


深入调研助力成长
为更好了解乡村学校社团发展,团队聚焦该校“小导游社团”开展专项调研。志愿者与社团指导老师座谈,了解社团运营难点;向家长、老师发放问卷,收集对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的建议。随后整理形成调研报告,提出“联动本地红色景点开展实践教学”等针对性建议,为社团发展提供参考。

作为新时代青年,团队成员积极响应社会实践号召,努力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十天的支教实践中,队员们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孩子们成长,也在服务乡村教育中收获了责任与担当,在三河古镇留下了一张靓丽的工大名片!

文:邹文洁图:朱冠丞、王子航、朱心怡